前言:当记者一行驱车赶到唐镇时,已时近下午六点。暴雨后的晴空湛蓝透亮,电子商务港在远方宽阔的视界里逐渐清晰起来。越近人声越鼎沸,公交、电动车、自行车迎面而来,交互地驶出园区。在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我们一行人抵达了上海火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。
紧贴时代 做大代理
火速董事长刘小光带着我们一行参观了刚迁入港区的火速新址。并讲述了“火速”三次创业的故事。
2002年,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火速成为了“3721”上海总代。凭借出色的客服质量,在互联网界立足根本。接下来与微软、新浪、搜狐的合作成就了火速的“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”。并于2005年赢得了YAHOO、Google的正式授权,代理其在上海地区的搜索业务。
2005年,初入中国的Google只签约了3家代理商。在提及火速是如何赢得Google信赖,成为其首批合作伙伴时,刘小光难以掩饰的面露喜色。他说道:代理谷歌业务是火速高速发展的关键点,我很庆幸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,我们做到了。在于谷歌的合作中,我们不仅积累了一笔物质财富,更积累了更为重要的精神财富。我们切实的了解到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,清晰的看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,培养了一批高技术人才。这些都成为火速开发一比多的基础。
面对记者关于前两次创业失败的提问时,刘小光总结出四个字——紧贴时代。他说:“时势造英雄!落后时代、超越时代都注定是败局。前两次火速都是做购物平台。但在02年以前,没有网络基础,第二没有群众基础,人们完全没有电子商务的概念。虽然当时我认为网络肯定会在5年内普及,但可惜的是我们熬不过5年。所以最终逐步转型做了代理”
自立门户 长剑在握
刘小光有着商人的敏锐和文人的健谈。在记者未及提问时,他已经给我们讲起了一比多的历史。“我知道你们肯定要问我的,‘既然代理的利润丰厚,为什么当时会投入巨资开发一比多这样一个平台呢?’。其实这要感谢我爱人,她作为科班出身的IT人士,提醒我‘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’。国家不是都提出自主创新吗?我喜欢掌握主动权。”
2006年,刘小光组建了一比多一站式网络营销平台研发团队。2007年5月一比多正式上线运行。这期间,火速其他业务的营收均被投入一比多开发中。据了解,刘小光为说服股东和协调团队关系曾经3昼夜不休不眠。
当2008年一比多宣布正式盈利时,火速很多人才折服于刘小光的远见。
2009年,一比多凭借其独立域名、中英网站、短信、地图、电话回呼、HotDMA、在线客服、火速快速邮、400电话、SEO优化、7000家B2B网站联盟信息发布等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的产品优势,成功服务了50万中小企业用户,跻身国内十大B2B网站。
商机整合 国内首创